“两岁还不肯开口说话怎么办?大人说什么他能听懂,想要什么也都会指给我们看。”
这种问题在妈妈群里的讨论度很高。什么都能听懂,就是不会说话!
其实每个宝宝因为自身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等等,开口说话的情况是有一定差异的。如果宝宝说话时间真的比较晚、差距比较大,就要及时重视。
一般情况下影响孩子语言发育的常见因素有以下几种:
1. 智力问题
如果宝宝既不会表达,也不能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还表现出除语言发展落后外的其他不良症状,包括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育异常。
大运动发育落后,如宝宝无法抬头、坐、爬、走、站立等。
精细运动发育落后,如宝宝吞咽咀嚼能力弱,不能很好的拿捏细小的物体等。
2. 自闭倾向
表现为孩子不喜欢和人交往,喜欢自己玩自己的,目光对视差,语言发育落后。需要在正规的医院检查明确。
3. 听力障碍
宝宝总是呼之不应,但是家长和宝宝肢体交流,宝宝就能明白。那么宝宝可能是听力方面异常。家长要带宝宝到耳鼻喉科检查明确。
4. 语言环境
可能是源于缺乏锻炼的机会。比如,大人和宝宝的语言交流较少;周围环境中的语音氛围太复杂、嘈杂;宝宝常接触的大人中有人使用不同方言;宝宝缺乏语言表达的意愿和兴趣等。
这是最常见且最容易改善的,让宝宝每日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下,如爸爸妈妈多调动宝宝练习说话的积极性或给宝宝更多的说话实践机会,并鼓励宝宝多说多练。宝宝就可能较早学会说话。
5. 高危因素
宝宝出生时有窒息缺氧,颅内出血、脑损伤等,这也是影响宝宝后天语言发育的主要原因。
6. 发音器官的病理因素
“宝宝不会说话或说话晚”可能与腭裂、唇裂及鼻部、喉部等疾病有关,需到专科门诊排除。
如果宝宝超过两岁仍完全不会说话,甚至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考虑带宝宝去正规三甲医院儿科进行检查,由专业的语言师进行评估,看看宝宝目前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是否有语言发育落后,甚至其它方面的发育落后。然后针对宝宝的情况,制定方案来进行训练。
在孩子讲话的黄金时期,家长该注意哪些?
1. 抓住语言发育黄金期
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时期。5岁是语言潜能发展的高峰。6~7岁以后,语言学习能力加速度衰退。
2. 多和宝宝说话
尽可能给宝宝介绍各种他看到的事物,应用到生活场景中。
比如你给宝宝洗完澡之后换纸尿裤的时候,可以说“妈妈给你换一个新的纸尿裤好不好,换上新的,小屁屁是不是很舒服啊。”“洗得好香香啊!”想要让宝宝变“话痨”,父母就得先变“话痨”。
3. 适当增加新的词汇
除了在生活场景中的描述外,在家里也可以给宝宝读绘本,尽量生动一些,能有肢体语言的更好。当然,睡前的绘本,尽量安静一些。
4. 积极回应
沟通是相互的,只有大人在说,虽然给宝宝创造了语言环境,也要调动起宝宝说话的欲望。
即使小月龄宝宝只是发出“咿 嗯 啊 噢”的声音时,家长也是要回应的。多次不回应,会打消宝宝想要说话的欲望以及将新学的“词语”落下。
5. 开放式提问,让宝宝学会自己描述
在跟宝宝的沟通中,要多用开放式提问,比如天空什么颜色?你怎么了?你想吃什么?激发宝宝的思考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少用选择性提问,像天空是蓝色的,对不对?疼不疼?吃不吃饭饭?
其实在宝宝成长的关键期,宝宝不肯开口说话或者语言发育落后值得我们注意。如果不加以重视,有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