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明明是一名高二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喜欢戴耳机听歌放松、戴耳机听英语,而且喜欢把音量调的比较高。久而久之,明明发现自己对于听声音都不怎么灵敏了,有时候同学叫他,他也没有回应。后来去医院检测才知道,听力有轻微的下降了。
这就是比较常见的能引起听力损失的噪声。很多人都不明白,戴耳机听到的声音怎么会就成了噪声呢?
其实,噪声性耳聋,通常是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也有短时间听到极强的噪声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年龄和许多其他原因所致听力损失是无法预防的,但是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比方说对噪声暴露加以控制。
声音的单位是分贝,一般情况下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的范围了,分贝越高,噪声越大。人耳长时间接收高分贝音量,或会造成短时间但可逆的听力损失,或会造成永久性且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喜欢听歌没错,但是不控制音量大小,不控制听歌的时间,使耳朵得不到休息,那么,听力就会下降。
老李是一名68岁的退休员工,现在安享晚年生活,每天都和一群老朋友去公园唱歌,听歌,日子过得也很惬意。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老李感觉听声音非常吃力,经常需要朋友大声喊才能听得清楚。医院的医生说:“公园的噪声一般都是在八九十分贝,很多国家的劳动防护标准是每天的噪声暴露不超过85分贝连续8小时,也就是说超过这个强度就很可能会造成噪音性耳聋。相同的噪声暴露量,如91分贝2个小时、106分贝3分钟等也能造成听力损害。”
生活中有很多‘无形’的噪声在我们的身边,虽然你看不到,但是你的耳朵能感觉到,如果耳朵感觉到声音很强烈的时候,请尽量避免它。
武汉助听器武汉艺萌听力连锁提醒你:一旦出现听力损失,尽早去医院检查听力情况,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如果无法治疗,可选配助听器来干预听力下降。